一、房地产市场的可喜变化:2016年1-2月房地产全国开发投资累计905亿元,同比增加30%;商品房销售面积1.12亿平方米,高于去年同期8800亿数据。在制造业和出口下滑的背景下,加上央行不断降息、降准、首付比例下降等积极措施,地产市场明显回暖(排除三四线城市及资源省份如东北、山西等)。
二、股市得益于“供给侧改革”及“新兴战略板滞后”的利好,周期股为代表的蓝筹及创业板表现良好,所以目前投资市场处于“资产均衡配置”的时代。但由于2月份信贷数据的大幅回调及产能复出的影响,利好受到质疑,但我们的观点是不影响中期向好的趋势。
三、工业方面情况仍不乐观:数据显示,制造业利润及信心指数仍在走低,没有投资拉动的制造业复苏仍然看不到希望,所以2016年1-2月份本轮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仍然得益于供给侧收缩的原因、而不是实质性复苏。
四、政府方面:受困于费改税导致的财政收入的急剧下降,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地步,例如部分地方财政“破产”及社保的缺口持续扩大,预计本年度财政赤字将会超过两万亿,财政紧缩仍然是主要特点。
五、中国经济是否存在“硬着陆”的可能:至少目前政府还是能够控制经济运行的大格局,尤其是本面度政府采取积极务实的“宽松”政策,税制的改革、局部投资的复苏(如房地产),向消费和服务转型的经济模式,这些都逐步使得经济企稳并有迹象走出谷底。
另一方面,政府也采取了积极的国家外汇和黄金资产的储备模式,防范未来有可能来临的滞涨情况,随着政府在国际市场越来越多的积极介入,外汇贬值不会像很多投资者想象的“崩溃”、而是逐步的引导市场的走向。
六、中国“国际化战略”的思考:“一带一路”的战略将会在2016年得以突破,这是振兴国内制造业的唯一希望,放在出口大幅萎缩的背景下显得尤其重要。
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和周边国家签署了44项合作协议书,国际化的桥梁、公路及相关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逐步落实,但受制于资金的投入限制,预计三季度才会有根本性突破。
七、信贷扩张带来的边际效应在急剧下降:2009年以来新兴经济体的债务规模大幅增长,尤其是巴西和中国私人债务部门债务七年来长期高于新兴经济体平均水平,财务成本的增加导致私人部门的利润急剧下降,乃至不顾市场的利润而大幅增加其财务杠杆,金融资源的错配进一步导致经济增长的乏力与效率缺失。
八、全球进入资源错配的资产配置时代:经济复苏的影响导致美国和非美国家之间货币政策的博弈进一步激烈,即便是在中国国内,以地产为例也是存在分化的迹象。传统的货币宽松刺激的措施完全失灵,即便日本、欧洲采取“负利率”刺激模式,仍然刺激不了经济的发展,反而带来银行利润的下降和国债收益率趋于负数的金融破坏性结果,进一步导致了资金流向低效率的市场,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大宗商品的“货币属性”得以激发,引发资产价格看高一线。
九、综合分析:全球投资者对经济增长信心严重不足,即便在不断上涨的股票市场、投资者的疑虑也是很难打消,对政策维稳的诉求急剧上升,“去产能、去库存、降税收”成为政策推进的重点。换句话讲,未来经济的稳定性取决于政府所采取的应对策略是否恰当,以时间换空间等待经济周期拐点的到来。
十、全球资源错配时代的投资策略:全球经济的分化导致大类资产的关联性出现黑天鹅事件的概率进一步趋大,所以我们建议首选中性策略和无成本资金通过牺牲时间价值(利息)获取长久收益。任何估值性策略在本年度很难获取较好收益,其隐含的风险将会进一步放大。
——王红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