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公布的2023年12月PMI数据显示经济恢复动力仍偏弱,制造业PMI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至49.0%。结构方面,绝对景气度上建筑业好于制造业好于服务业,边际变化上建筑业景气度有所回升,服务业景气度持平。服务业PMI维持在49.3%,建筑业PMI上升1.9个百分点至56.9%,服务业未见起色显示需求尤其是内需不振成为经济修复节奏偏慢的重要因素之一。
供需结构方面,供应和需求均有所回落。2023年12月生产指数较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至50.2%,持续7个月处于荣枯线上方,供应端仍是制造业的主要支撑。新订单指数回落0.7个百分点到48.7%,说明需求仍然偏弱。“生产-新订单”的差值较上月小幅走扩,显示需求仍弱于供应,说明当前经济的核心问题仍是刺激需求的释放。
需求方面,外需仍明显弱于内需,2023年12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下滑0.5个百分点至45.8%。以“新订单-新出口订单”衡量内外需结构,该差值虽边际减少但绝对水平仍偏高,表明外需仍弱于内需。外需疲软或是导致制造业持续回落的原因之一。
库存方面,以“新订单-产出品库存”衡量的PMI领先指数小幅上升。但原材料库存下滑0.3个百分点到47.7%,产成品库存下滑0.4个百分点到47.8%,在生产相对偏强背景下或显示制造业已接近去库尾声。采购量下滑0.6个百分点到49.0%,以“采购量-原材料库存”衡量制造业的生产意愿,该差值较上月小幅下降,且绝对值仍然较低,显示制造业仍在去库和补库的过渡阶段,整体需求较弱背景下生产意愿持续偏弱。
从预期看,尽管2023年12月制造业PMI数据整体偏弱,但生产经营活动预期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到55.9%,显示在政策发力背景下,制造业整体预期仍然偏乐观。
PMI数据加强了市场对A股盈利端“L”形修复的预期,2023年经济增长动能较慢的主要原因在于需求不佳,而去库周期导致“供过于求”,使得销售环节“以价换量”情况较为普遍,企业利润率遭到压制,拖累整体盈利,经济恢复势头并未体现在企业盈利上,拖累了A股的整体表现。但2023年二季度A股“盈利底”已经确定,2024年制造业有望进入补库周期有助于缓解需求问题,一定程度上缓解“供过于求”的矛盾。在全球通胀下行过程中,原材料价格重心有望下移,一定程度上缓解成本端的压力,同时需求转暖也将改善销售时“以价换量”的情况,使成本端压力更好地传导至销售端。
价格方面,尽管目前全球通胀已进入下行周期,但低基数效应下,我国的PPI和CPI数据将出现温和上涨,价格将不再是拖累企业盈利的因素。一般情况下,企业融资需求的扩张领先于盈利修复,体现在数据层面则是中国信贷脉冲领先中证全指EPS增速10个月左右,以信贷脉冲推算,2024年中证全指EPS将同比增长6.1%左右。
近期A股市场风险偏好较低,资金寻找标的时更注重安全垫,估值层面高股息标的的安全垫最为确定。但由于A股市场走势偏弱,“存量博弈”特征明显,市值偏大的高红利标的持续走强会产生一定的虹吸效应,因此形成了指数振荡回落、高红利股一枝独秀的市场风格。
中期看,高红利标的仍值得关注,目前主要宽基指数的股息率(近12个月)十年历史分位均在90%以上,2024年估值修复的确定性较高。在海外央行集体“大放水”后,A股和港股是全球权益市场少有的估值洼地。2024年,以上证50和沪深300为代表的价值股或拥有更高的胜率以及相对较好的赔率,一旦市场开始加速上涨,以中证500和中证1000为代表的成长股或拥有更好的赔率。所以,对投资安全边际要求较高的投资者可以考虑高分红、低波动的选股组合,在获得可观股息的基础上也能把握指数Beta上涨的收益。对收益目标要求较高的投资者则可以关注高Beta加景气反转的选股组合,在放大Beta弹性的同时追逐业绩改善带来的Alpha收益。(作者单位:海通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