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5天,猪价一改此前大幅度下跌的趋势转而维稳。进入5月后,猪肉价格持续下跌,经过连续15周的回落已经降到了13.89元/斤,猪肉降价后,消费出现好转,屠企白条肉走货加快,有涨价欲望。但当前市场生猪供应充足,西北、西南地区的大肥猪还在源源不断上市,全国产能恢复后标猪上市量也同步增加。生猪供应增量同猪肉消费增量暂时打平,猪价趋稳。猪价连稳5天后,说明行情似乎见底了,而且市场猪价反弹的讯号越来越明朗了。
猪价连稳5天,难涨难跌,是为啥?
我们就拿比较有代表性的外三元标猪价格来说,5月12日是19.09元/公斤,5月13日是19.08元/公斤,5月14日是19.11元/公斤,5月15日是18.98元/公斤,5月16日是18.95元/公斤。价格基本稳定在19元左右,上涨是窄幅上涨,下调同样是窄幅下调。
5月17日依旧是以稳为主,华东区4省、华中区2省、华北区2省、东北区2省、西北区1省和西南区2省都保持稳定,此外还有广东、广西、北京、天津和重庆四个省市保持涨势,剩下8个地区继续窄幅下跌,而且跌幅收紧只有0.1-0.2元。猪价难涨难跌,是为啥?
1、猪肉消费回暖,走货量增加,屠企降价意愿减弱
随着猪肉价格的连续15周回落,当前各地区白条肉价格已经全线跌破20元,北京已经有11元的价格,天津11.9元,河北11.5元,山西10.5元,辽宁11.5元,上海11.7元,江苏12.5元,安徽12.5元,福建11.8元,山东13.8元,湖南17.5元,广西12元。可以发现各地白条肉价格都已经跌到十一二元的水平了,市场零售猪肉也基本可以达到15元。
15元的猪肉价格多数消费者已经可以接受了,对比38.7元牛肉和38.3元的羊肉来说,已经是非常便宜了,即使对比8.8元的白条鸡的价格,也没有太大的劣势。而且北京和上海的批发市场开磅价弱势调整,成交量上升,剩货现象有减弱趋势。随着终端猪肉走货量增加,屠企生猪需求量随之增加,为了保证生猪供应,屠企持续压价意愿减弱,有助于猪价稳定。
2、猪价跌至成本线,养猪户挺价意愿增强
由于饲料价格的上涨,以及污水处理、疾病防控、人工费用等多方面成本的增加,当前生猪养殖成本相比2018年增加了4.5元/公斤,已经达到了8.5元,甚至9元的成本,而这还是自繁自养猪场,外购仔猪饲养的猪场和二次育肥猪场的成本更高,当下,东北三省、西北2省、西南2省1市,这几个地区猪价都低于9元。猪价跌破成本线后,养猪户挺价意愿增强,可能低于300斤的猪都不卖了,使得屠企收猪难度有所增加,当前价格屠企也愿意稳住。
3、多地连续阴雨天气,影响生猪和猪肉调运
最近几天,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多地连续降雨,局部地区还有暴雨和大暴雨,大雨严重影响生猪和猪肉调运,各地多以当地消费为主,随着消费好转,为猪价稳定形成有效支撑。
猪价连稳5天,行情似乎见底
目前生猪价格已经连续稳定5天的时间了,市场传出了猪价行情见底的说法。持续了4个多月的猪价下跌,有屠企压价因素,有消费不利因素,也有产能恢复因素,还有一个最不应该忽略的因素,那就是人为压栏。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北方部分地区产能受损,但受损程度始终没有确切数据公布,不少养猪户过度放大受损程度,养猪户错误估计后续猪价,市场二次育肥行为增多,叠加此前恢复产能的持续释放,致使猪价一跌不起。
反弹讯号越来越明朗了
猪价持续维稳后,市场反弹的讯号也是越来越明朗。首先,市场牛猪存栏已经不多了,这波猪价下跌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为压栏,随着猪价跌破成本线,二次育肥亏损加剧,一头猪亏损1500元以上。面对巨额亏损,养猪户挺不住了,300-400斤肥猪加速出栏,大肥出栏已经持续2个多月的时间了,目前全国仅西北、西南和东北部分地区还有大猪,其他地区大猪所剩不多,大肥数量降低是猪价反弹的一个重要讯号。
其次,随着猪价的下跌,养猪户亏损加剧,部分猪场有提前退出的风险,为了促进生猪稳产保供,上级正在探索制定稳定生猪产能的调控方案。一旦这个方案一出,首要因素就是稳定猪价,以保证养猪户的利润,提高养猪户养猪积极性,这也将是猪价反弹的讯号。
最后,此轮猪价下跌市场抄底二次育肥养猪户数量不多,最近两年猪价下跌后总有一些外来资本进入养猪行业,抄底二次育肥,但据了解,受到猪价暴跌,以及产能恢复(母猪存栏量恢复到正常水平96.7%,下半年生猪出栏量恢复正常水平)的影响,此次猪价下跌抄底二次育肥的猪场并不多。另外,温度回升后,去年冬季发病的部分猪场又将会有补栏打算,部分母猪需要三元肥猪顶替,以上两点将会降低市场生猪供应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