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规则是市场的核心,长期稳定盈利的交易都是站在规则这一方。
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
逼仓:(Market Corner) 是指交易一方利用资金优势或仓单优势,主导市场行情向单边运动,导致另一方不断亏损,最终不得不斩仓的交易行为。
今天包子就讲一个关于逼仓的故事,为了避免相关风险,包子在此郑重提示:
本文都是包子梦中虚构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大家就当看小说,既然是小说,那就没责任了,我就是在编故事。包子再强调一遍,包子是在编故事,讲故事!!!
事件发生的地点:平行宇宙的大秦帝国。
事件发生的时间:秦历2012-2013年。
事件作用的品种:秦朝的棉花,纺纱用。
事件中的主人公:梦中想出来的。
本文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
背景介绍逼仓,主要发生在期货市场,其实历史上有名的逼仓事件真的多如牛毛,大大小小的逼仓,就贯穿了期货市场的历史。要写逼仓事件,真的可以写几十万字的一本书。
比如说众所周知的“327”国债事件、天津红小豆、上海的胶合板、广州的豆粕等等,这些事件大都发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当时市场发展的初期,各种法律法规都不健全,所以诞生了传说中的十大逼仓事件。但这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包子要讲的这次事件,发生于2012年12月27日,到2013年5月中旬第一个合约(1305合约)交割,之后延续在1309合约上上演,但力度很弱,一直持续到2013年8月份结束。
是个小事件,但本质都是一样。
事件中,有三个当时非常主要的多头期货席位,另外还有几个被逼仓的席位,包子都不点名。多头席位我们用N、Y、X表示,空头席位我们用W、Z来表示。还有一个被逼仓的参与者是国际著名的粮商之一,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ABCDEFG那几家其中之一,我们就用L来表示。。
事情虽然亲身经历的,但因为过去非常久远,所以细节性的东西记不清楚了,就讲个大概。
逼仓的品种:棉花。
国内棉花产量当时大约是700万吨左右,如果按USDA在当时的预估,包子记得需求量大概是780万吨。进口量大约400万吨。加上当时国储手中大概的棉花有超过500万吨(这个数据不准,记不清了)。
反正,很显然的一点就是:这个品种供应远远大于远远大于需求。
所以说,是头猪都知道,长期来说,这个品种的价格是看跌的。过去这么久,事实上也是如此。当时棉花价格是19000元/吨左右,而之前棉花最低价是跌破了10000元/吨,基本上跌幅达到了50%,才三年时间。
也就是说,如果当时你搞一个亿来做空棉花,稍微加一丢丢杠杆,三年赚十亿。
这是梦,但有人达成了;
这种梦,就吸引了韭菜。
大部分人,就活在别人的梦中。
当时棉花这个品种有几个大的问题存在:
(1)进口管制。国内供应严重过剩,且国内价格严重大于国外价格,但进口是配额制。也就是说,你看到这么高的进口利润,想从国外进口便宜棉花(15000)运到国内来卖(19000),但你进不了国门。这样就关闭了供应的其中一个入口:进口。
供应的入口有4个:产量、库存、替代和进口。
(2)国储收储。国储以20400的价格大量收储了国产棉花,而且都是优质棉花被收储了。这些棉花看似变为了库存,但是固化的库存。当时国内七百多万吨的产量,几乎可以说被国储收购一空(原谅包子的夸张和粗暴)。也就是说,基本上你可以想象的是,国内真实的供应其实是很少的,严重依赖于国储的抛储。
(3)品级问题。众所周知,期货交易所交易的棉花是标准仓单,是有品级限制以及交割品和替代品的。当时棉花交割品级还是按照老的标准,就是328B级棉花是标准品级(现在改过规则了)。好棉花被国储收走,进口棉是不符合交割规则的。于是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仓单是缺乏的、严重缺乏的。
(4)参与者问题。要去逼仓,除了要有明确的仓单缺货(注意:不需要这个品种实质性紧缺,只需要仓单紧缺,也就是说制定品级的货物在指定的时间窗口是没有的就可以了)以外,还需要对手盘。那哪里来的对手盘呢?
三种。
一是内外套。买美棉空郑棉的投资者。大家坚信内外价差会回归,你国内棉花不可能长期高于国外棉花三五千块钱啊(这个想法是对的)。
另外一个是套保商。之前所述,严重过剩的品种,长期是看跌的。套保商确实有足够足够的理由来卖出期货保值。(最多的时候国储手上一千万吨棉花,加上进口,基本上国内两年不种棉花都够了),库存消费比超过150%,现在中国棉花都还有160^%的库存消费比呢。
另外一个是投机客。大家都看空啊,很明显的空头市场,因为供大于求,而且商品确实是在走熊市。
这些人,都是对的,他们都没错,错在太自信,而且不关注交易规则:
(1)期货是标准品,要交割的。
(2)期货是有时间限制的,到点就要见到货的。
真相往往很残酷是不是所有供应过剩的品种都可以肆无忌惮的做空?
答案显示是:NO。
任何一个游戏,都有规则。任何一笔交易,都要从规则出发。所谓的大势,不一定会站在你这一方。尤其是在期货市场,更是如此。反正包子做了九年投资以来,有一个非常非常刻骨铭心的教训:
千万不要对市场抱着任何爱恨情仇,要客观,要面对。
开始讲故事了,先说清楚,大家当小说看待即可,不要较真,包子瞎编的故事。
事情开始于2012年12月份。当时包子还是N公司做研究,管的部门是研究所农产品部和产品创新部,干的事儿就是手下一堆人做研究,包子做做策略,服务一些公司的大客户(包子假装还是个研究员出身)。
情景A:有一天,包子去绍兴出差,见一个上市公司H公司的董事长,做纺织的。去仓库一看,啊,这库存好像不是很高,而且品级都不是特别好。纺织是这样的一回事,就是品级低一点的棉花,其实也可以用,和澳洲棉花、美棉这样混着纺纱就可以了。就是高级的和低级的可以混起来纺纱。国产棉品级低一点,只要工艺允许,混一些高级棉花是可以的。
这么说吧,总需求七百万吨左右,进口量再怎么还是几百万吨的,进口一些等级高一点的就可以了。
情景B:过了几天,包子打电话给X公司的一哥们,在郑州的,非常熟悉棉花。这哥们以前就是H公司出去的。哥们跟包子说,包子哥,你有没有觉得最近市面上没三级棉了?包子回复说,啊,是啊,都被国家收走了。哥们回,国储的棉花拍卖出来,是不允许进入交割环节啊。我说,是啊。
情景C:跟另外几个企业的负责人也沟通了一下,问了问。好像,真的没啥好棉花啊。然后,跟几个客户也沟通了一下,真没棉花。
没有高等级棉花是好事情啊,加上国储拍卖出来的棉花是不允许进入交割环节注册仓单的,那不就是缺货了么?
打完一圈电话。这时候,包子心里有数了。
当时的价格走势是这样子的:
大家一致看空,没任何疑虑的看空(包子也看空),但是包子知道,你手上没货。于是好戏开始上演了:
2012年12月28日,周五,宜开市、交易,开始尝试性买入。
2012年12月31日,周一,宜开市、交易,继续加仓性买入。
此时慢慢进来了盟军X和Y,当然大家心知肚明的,但这个时候量很少,持仓上面根本看不出来。反正从年初就开始加仓减仓加仓减仓,确实是盘子很小,持仓量才几万手,稍微一点资金,几乎可以影响价格了。
最喜剧的是1月29日当天,五月合约其实表演的并不充分,然后远期合约9月合约居然涨停(所以不要怕没人跟随!羊群遍地啊)。
说实话,包子作为参与者,都对这个情景感到神奇啊!之前看空的一片天地啊,最后远期合约给拉涨停了,我发誓不是我拉的。
不过此时我们干了一件天怒人怨的事情:平多反手做空!
然后,包子印象非常深刻的,一群不熟悉品种的技术派,在第二天开始追涨,一路追到阴线吞没涨停板那根阳线,最后止损,反手做空。
但事情会这么简单么?显然不会。
既然是逼仓,那就使劲买了。
包子印象中,当时主力多头占了总持仓的50%左右。也就是说,十万手持仓里面,逼仓(不管是真逼还是软的)的持仓有五万手。
这是五月合约走势图。
价格是从19000下方,活生生拉到了21000上方,涨幅不大,才2000元,是很小的。
现货价格呢?
对不起,让你失望了,一点没动静。
包子在第二根红色的箭头附近离开了市场,主要是裁判打电话叫我离场不玩了。10%的涨幅是什么概念呢?加上中间不断的加减仓反手做空,低吸高抛等,还不算内部的分裂。包子一个客户,一个亿进来,鼓捣了不到四个月,两个亿出去了,而且,我们还算是收手的,胆子小的。根本没参与后面最火爆的拉升。
后面就涉及到蛮多的协议平仓之类的故事了。
当然了,具体的操作细节比包子说的要复杂,比如说在大幅做多五月合约的同时,会适当做空九月合约,所以会降低收益率。同时,会在五月合约和九月合约都做一些短期的仓位调整。毕竟交易层面而言,看长做短,是核心策略之一。永久性持仓不动,要么是修炼到顶峰,要么,是撞大运了。
故事永远没有结束,只是没法讲的太细致。有兴趣听故事的,可以关注包子的微信号,有空咱接着唠嗑这些没完没了的故事。
反正这个市场,不缺段子,也不缺故事。
1、我们为什么要看新闻联播
2、我们为什么要缅怀杨绛先生
3、交易需要纯粹和宁静
4、投资违背哪些人性
5、底部就要到了,你还活着么
6、如何抓住“十倍股”行情
7、干货:做投资必看的资讯网站
8、一创证券跳水:利好还是利空
9、我们为什么会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