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战狼2》开篇剧情,强拆队小鬼们开着大挖机开始对一栋民房实施强硬政策,嚣张跋扈,丝毫不顾忌用身躯挡在前面的百姓。
生死攸关之际,主角冷锋出手了,强拆队小鬼们被一顿狂揍。
警察随后来了。大喇叭里喊着:都不许动!
强拆队小鬼们的头儿这会儿正吃亏着呢。见阵马上机灵起来,一边恶人先告状,一边狐狸尾巴又翘了起来:“哼!小子你不是挺能打吗?你要是不在了,看我怎么弄死他们。”话语间,摆一副漏出大金牙的冷笑,丑陋的食指,朝着冷锋身后的百姓狠狠的点着。
空气凝重,虽是夏日,身后战友的一家老小却被吓得瑟瑟发抖。冷锋很生气,接下来几秒他做了抉择,先脱下了自己神圣的军装束缚,后飞身一脚制裁了那厮。
事件之后,冷锋开挂成英雄……
2017年12月21日,又是一个赶到闭市后夜里偷偷发布公告的企业。
公告显示:一家很有名的卖奶粉的企业——贝因美,准备卖掉它在杭州、重庆、成都、武汉、广州、深圳、北京等地囤的22套总计3398.47平方米的房产,预计盈利超3000万。
为什么要这样干?
原来是卖奶粉的主营业务亏得快要退市了。年底命运关键时刻,盘一下手里的牌,主营业务利润亏损的无底洞是越来越深;其它投的理财也都是勉强保本;最后思来想去也只有2009年以企业的名义低价囤的几十套房子是盈利的了。“卖房保壳”成了唯一的选择。
贝因美深夜公告
除此之外,ST宁通、ST瓦轴、ST人乐等等超过100家企业,在2017年底都上演了“卖房保壳”的戏码,“一套深圳房超过众多上市公司的年利润”,成了去年最大的笑话。
现在2018年,一切都结束了吗?
不。
在2017年轰轰烈烈的“卖房保壳”的戏码热演过后,截止2018年6月30日,3000多家上市企业囤房(投资性房产)规模超过惊人的10000亿!
猛然回首,炒房大军中,原来还有一支上市公司队伍。
我们看到一边是6月24日央行紧急给小微企业定向降准;一边是上市公司任由上万亿的生产资金锁定在一堆砖头水泥块儿上。这种劲头若是一直持续下去,我们经济的晴雨表3000多家上市企业最后的主营业务岂不都变成一种——房地产。
囤房是上市企业的刚需吗?
讽刺十足。
为扭转这个窘境,于是我们看到2018年6月30日,杭州、北京、西安、长沙先后发布了限制企业购房的规定。其实,就是要打爆那一批靠着不务正业赖在股市的那一批。否则,本次转型几年来付出的成本就白费了。
说了这么多年的降杠杆,最终的解决办法是什么?
下狠心弱化房地产抵押信用债务创造的过度依赖,加强证券化直接融资的比例。但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对垃圾堆满仓的股市进行彻彻底底的清理门户。不是有些企业不务正业靠“房子”保壳嘛。那就不把这部分收益作为退不退市的依据。我们发现,一边对企业限买征高税;一边是股市暴跌坚决不救,未来必然会有一批不务正业的倒一批(也会有误伤);和银行券商对赌质押股权的也会瘫一批。
今年的结构性行情:死或者生。
村口爱看段子的大爷说:今年股市普遍预期的“七翻身”是个震荡床。
聊完股市洗牌,咱们说一下正在退潮的三四线结构性行情。
2017年年度业绩发布会上,杨老板说:“他要去做农民。”当时吃瓜群众们都还以为,这是一种惯常的“成功人士呲牛逼”。结果,杨老板真去了。
2018年高喊着:“冲进所有县镇市场”的口号,十几万碧桂园人,吃的确实肥的自己都不好意思了。为了避嫌,杨老板总说自己是个农民,未来确实希望干农活。
行情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近三年内,国开行PSL棚改专项贷款便利从3831亿扩大到了如今的31247亿。为什么,杨老板2017年叫着喊着要下乡”?还不是因为,2017/2018年这笔款项放出占了大头。
但这波结构性行情的初衷是要赶热钱去去广大四五六线城市的库存。
不免有不听话的,刀口套利的。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广大三四线城市市场很有可能就是又一轮“消灭行动”的战场。
三四线很广大,适合“挖坑”。
所以,杨老板一直跑的很快,其实就是在应对退潮有可能的突然降临。资本是最鸡贼的,起风的时候,他们跑的是最快的。冷血没有感情。
近几日,驱车调研三四线楼市情况:站在山头俯瞰,一片片水泥森林,热火朝天,三年前愁卖,急的抓耳挠腮时刻似乎是一场梦。置业顾问说着一口流利的偃师县普通话:“上月刚开盘,早都没房子了。下一批现在排号到时候也不一定能买到。”
资本在燃烧。
当夜,空旷的街道,路灯一半亮一半不亮。县城的天际线黑乎乎,近几年确实长高不少。7月,刚从麦地里割麦回来的徐大爷已被告知:“现在年轻人结婚都时兴在县里面买房子了。最近县里房子涨的厉害,赶快给你家老二买一套吧,晚买不如早买。”
大爷望着自家宅基地上刚建的二层小洋楼不住叹息:“俺建的这房子现在咋就不算房子了?”
大爷有什么错?穷其一生在外面打工,挣得钱全都投在了宅基地上的房子上,到头来,老二要在城里结婚落户又要买房子。确实帮不上孩子啥忙了,深深的皱纹里,委屈万分,更严重的是还在街坊邻居面前落了个劣质父母的名声。
无解。
一切都在加速度,加速度起高楼,似乎也预示着紧接着加速度楼塌了。去杠杆的这段泥泞路,我们看到上市公司兜里没钱,眼睁睁看着质押爆仓;我们看到全国房企TOP30以外的房企融资渠道已经被银行关停;我们也看到个人小老板中的老赖已经在地铁上“游街示众”等等。但其实去杠杆的深水区还有一个重要角色还没有被推向前台,那就是高杠杆的地方政府。
检验魄力的时刻。
民企本身就是市场化运营,打破刚兑本身就是家常便饭,那老大们说的打破刚兑到底是给谁说的?很明显,打破政府刚兑,出清才有希望。
前文我们聊到企业出清和更进一步的打破政府刚兑,接下来咱们一起从更为宏观的视角透视一下本轮出清的核心思路。
本轮出清运动始于2015年初,宣称我们要走“创新高质量发展道路”。于是从2015-2018年这3年多,我们其实只干了一件事,那就是为“高质量发展”开路,要开路,就要有牺牲,所以钢铁、煤炭、水泥、化工、裤子、塑料盆这几年确实有一大批企业产能被出清了。
有人会问,2016年为什么会有一波房地产行情呢?那是因为内部的“开路”和外部的需求塌陷叠加了,基建、外贸、消费集体趴窝,房地产这头老黄牛迫不得已又被拉出来耕了一年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说:“从总体设计角度,出清运动是要分三步走的。总结三个字,破—立—降。”破说的就是近三年来的无效产能清除,也叫“出清”,解决的现实困局就是很多产能不能创造增量财富,只会白白占用资源;立说的就是扶植优胜略汰过的产能和创新产能,降和立配合,降低综合成本,使供给、需求之间重新形成更为高效的经济循环。
改头换面,没有经历过炼狱,配不上未来的光明。
2018年下半年必然是一个多事之秋,人民币离岸汇率从6月15日开始到7月30日,狂跌数千点,破7前的最后一道屏障6.85已经破位。
现在实际上已经是贸易战、汇率战双面开打了,外面流氓一定会有反应,国运难测,老美经济见顶之前,必然刀刀见血。
没有经历过房地产大调整的人,始终认为这一堆砖头将是万世万代的财富进阶媒介,也始终认为绑定着系统性风险炸弹的行业怎么可能不继续高歌猛进?如果这个逻辑依然可以吃遍天下,那为什么我们本次要花费这么大的代价大喊“房住不炒”呢?有些事情不得不变。
现在为什么这么难?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三四线去库存已经收尾了,但垃圾股落潮的热钱会不会转向反噬现在被压着的一二线?这是目前的又一个巨大的难题。两条路,要么热钱拉长周期冻死在三四线;要么任由热钱全面反噬一二线。显然官方选择的是前者,多害之中取其轻,慢流动性的三四线将是锁住流动性的最后池子,去库存已经结束,7月的国开行紧急收贷、三四线限购,预期都在加速度。为什么我们下半年还有定向降准的底气,就是因为驱赶热钱下乡三四线的行动也是一轮消灭热钱的行动。消灭为重生。
接下来,算账时刻到来了。
当我们会发现基础货币超170万亿的规模下,还是到处都缺钱。为什么?债务周期轮回,整个社会到了勒紧裤腰带还债的时代了。债务扩张的临界点到来,去杠杆,缩小债务成为整个社会的必须要做的事情,一句话,谁领先一步,手握现金流,就有更大的胜算成为剩下的那一批。
存亡左右,不可不察。
有个段子曾经提到过:讲一个非洲裔学生到国外留学,每每聚会聊起自己家庭的优越,黑黑的脸庞也藏不住他的自豪:“我们家囤了一万斤大米。”同学们都笑了。一个中国的富二代直接开怼:“都什么时代了,谁还家里囤那么多大米啊,我们家在北京囤的是二十多套房子。”其它后工业化发达国家经历过周期之刀的同学们听完也笑了:“囤那么多砖头块儿干什么?对社会的贡献才是一个人的价值啊。”中国富二代非常非常不屑:“哼!我们那里有钱人都囤房子的。”最后,大家形成了一条十分明显的鄙视链。
一个国家还处在囤粮囤房的阶段时,实际上还没有脱离衣食住行困难状态,不可否认,房殇这个事情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一个伟大的国家的年轻人的梦想,绝不仅仅是一堆砖头块儿。
任正非7月4日说:“赢者通吃越来越成为行业的铁律,曾经活下去是我们的最低纲领,现在能活下去已成成了最高的纲领。”此话在外面流氓乱打滚的年代,与君共勉。
历史向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特色经济的初级阶段,每一段坎坷的前进路上,有消灭与重生的地方,才是真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