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多时候,我们都在抱怨生活的不公平,为什么没有生活在一个有钱的家庭,但又看不起那些有钱的人。
“哼,不就是有钱吗,了不起呀。”
”对,就是了不起,有本事你别嫉妒呀。“
最讨厌一副什么都不懂还特么愤世嫉俗的样子,你穷你有理了。
近日,杭州的黄女士开宝马车回小区,被一辆送快递的三轮车撞了。她说,对方边开车边玩手机,自己停车摁喇叭,还是被撞坏车灯外壳,更换大概要1万3千多。
由于快递小伙只有15岁,能力有限,双方协商好赔偿4千元,然而付了1千元后,小伙反悔说:“你这么有钱,为什么一定要我赔”,王女士表示:“我可以不要赔偿,但犯错之后,以‘我穷、我生活不易,就不应该去赔偿’这种观念来道德绑架,让我很气愤。”
贫富分化在生活现场经常擦出火花,当快递小哥的电动车撞上了豪车,你会发现,人群在穷富这两个面目清晰的阵营之外,还有一大片灰色地带,那就是一大波“自我代入的富人”,瞬间豪车上身,似乎怒怼穷人就能翻身当土豪。这样的思想动向,在社交媒体平台并不少见。这个动向及其发生机制是怎么来的?人们还能够超越穷富、和而不同地做朋友吗?
1、与豪车相撞后赔不起的情况比比皆是,解决困境需要合理的讨论。但不少人在心态上对穷人充满了鄙视。
2、社交平台悄然流行“你弱你有理”式的鄙穷心态,这既是贫富分化的写照,也暴露出经济发展过程中无法避免的观念战争。
3、古今中外,真的中产和富人往往并不“鄙穷”,他们是文明和教养的传承者,反而是身为穷人的伪中产,是怼穷人的主力。
穷,其实从来都是件相对而言的事情。
如今在社会上,这种道德绑架也随处可见,从什么时候开始,“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成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你穷你有理、你弱你有理、你小你有理、你老你有理,总之,你比我好你就该让着我。甚至犯下了滔天罪行的保姆居然在认罪时,还说了这样的一个理由:自己希望先放火再去扑灭,博得雇主的同情。
这个社会如果被一些穷还有理,弱还易怒的人霸占了道德制高点,就只会走向穷途末路。而这样的穷人和弱者即便有了钱,不会对社会和身边人有任何益处,也融不进真正上流社会的圈子,因为他们更暴躁,更势利,更贪婪,更没底线,更毁三观,在精神上永远是个穷人。
有一起偷牛案很有代表性。
海南曾发生一个盗牛引发的连环案件。一个盗窃耕牛的犯罪团伙,在偷牛偷车的路上还抱抢女子上车,实施轮奸,其中一名还是幼女。
在法庭宣判几名强盗强奸犯的判刑情况之后,庭长问及被告人对判决有无异议时,除一人表示认罪服判,其余被告人均表示量刑过重,给出的理由是:“我家里穷,不得已去偷”“我没有文化,不知道干什么工作”。
听到被告人无赖的言语,三亚市中级人民法院刑庭庭长何艳说了一番话:“穷和无知是你们犯罪的理由吗?穷就可以理所应当地去偷盗吗?你们根本没有对自己的行为有半点反省!现在的社会,只要你想生活,又怎会没有生存之路?你们平均年龄才28岁,正值身强力壮的时候,去工地做工、在家里种田,只要踏实肯干,又怎会没有堂堂正正的收入?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们有一颗好逸恶劳的心”。
好一段痛快淋漓的喝斥,快意!何庭长这番话在网上赢得一片掌声。
大衣哥朱之文“一唱成名”之后,村里的人都来管他借钱,每次数目都不小,但从未归还,记者采访,他们竟然说朱之文那么有钱,还他干嘛?他好心给家乡修路,反而遭唾骂,嫌他修的路不够好。
92岁的英国老人Olive,毕生都在行善,生前为27个慈善机构捐款,却每个月收到260封邮件电话,都是伸手要钱。她被逼得跳桥自杀,“我连退休金也捐光了,再也拿不出更多的钱。”
“甄嬛传里有句话“别人帮你那是情分,不帮你那是本分”。
我很赞同这句话,我们不能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手画脚。我也时常告诉身边的孩子,这个世上没有人应该帮你,也没有什么事情理所当然。当你在街上摔倒了没人扶、当你被扒手偷东西没人提醒、当你走丢了没人带你回家、当你被同学欺负了老师没及时阻止……
请不要谴责别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要想着别人会帮你。总想着别人帮忙的孩子,他们容易带着依赖的心思,这样的孩子心智得不到成长,他们也永远不能真正长大。当孩子知道了一切并不是理所当然的时候,他们就会变得独立。
大的让小的,男的让女的,年轻的让老的,过得好的让过的惨的,这本身也没什么。但如果被让者心无感恩,并把这当做理所当然,进而恬不知耻的用道德舆论裹挟绑架,不断提出无理要求,这反而是下流无耻不道德的。哀其不幸的同时,更多的是怒其不争。
“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还是鲁迅说得好!
这个社会毁三观的,从来就不是什么为富不仁,最毁三观的就是你穷你还有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