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发展结构简单且报价透明的金融衍生品
金融衍生品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
市场基础性设施是否得以完善,是金融衍生品市场能否得以健康发展的关键,只有市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投资者才会有长期进行投资的准备和动力,金融衍生品市场才会得以稳定发展。
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出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建议:
第一,要优先发展简单产品,降低监管难度;第二,可优先发展场内衍生品市场,比如股票利率期货和期权、汇率期货和期权等,从而为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慢慢积攒有益经验,因为场内交易有着非常严格的监管与交易体系以及保证金政策等很多制度保障,会比较安全;第三,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建设,为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第四,加强金融衍生品的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的研究,并建立透明的市场环境;第五,提高金融机构对金融衍生品的研发和定价能力,通过自行制定的人民币衍生品的合理报价,提高我国金融行业的服务效率,从而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具体措施
稳步推进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国际化
金融衍生品市场本质上是国际化的竞争性市场。一国衍生品市场的对外开放需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允许国际资本参与本国衍生品交易;二是允许本国企业直接进入国际衍生品市场,或通过经纪公司代理国外业务。
从我国未来的衍生品市场发展来看,实现国际化的目标需要经过两个发展阶段:一是以开拓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为中心的国内经营阶段,这是起步阶段,应重点发展合乎社会需要的衍生品,完善交易规则和监管体系,培育衍生品市场的交易主体;二是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国际化阶段,在这个阶段上,应当放开对企业和金融机构参与国际衍生品市场的限制,同时允许国际资本在规定条件下参与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
科学安排发展金融衍生品交易顺序
金融衍生品种类繁多,不同的衍生品所需要的发展基础和条件不尽相同,也不可能同时具备和成熟。因此,发展金融衍生品交易应科学地安排顺序,时机成熟的先行推出,时机尚不成熟的则积极创造条件,既要积极,又要稳妥。
首先,优先发展场内交易,适度利用场外交易,场外交易的优势在于能够适应大型投资机构的需要。与场外市场相比,交易所在资信程度、风险控制、市场组织、制度设计、交易结算等方面有更大的优势,交易所交易的标准化衍生品透明性更好、流动性更强、成本低,既有利于参与者防范和规避风险,又有利于市场监管。因此,优先发展交易所主导的标准化金融衍生品符合国内金融市场的实际。同时,可以允许更多的金融机构和企业适度地开展场外交易。
其次,金融期货的发展先于期权和互换。从期货市场的发展顺序来看,期权是在期货之后发展而来。从某种程度上讲,期权是期货的高级形式,其目的是为期货交易提供一种保值工具。我国应该在总结商品期货运作多年经验的基础上,首先推出金融期货产品,再确定时机逐步推出金融期权、互换等衍生品,最终形成较为完备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体系。
最后,在金融衍生品发展方面,应以国债期货和股指期货为突破口。我国国债和股票规模都相当大,当前股票市场即使完全规范,其价格波动仍然不可避免,股指期货的推出不仅有市场需求,也可减少价格的不合理、非理性波动。我国国债品种多、期限长、数量大,只要利率波动,避险需求就强烈。另外,国债期货也有利于发现远期利率,促进长期投资。
鼓励金融衍生品和交易所制度创新
金融衍生品市场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市场,创新是其生命力所在,是其不断发展壮大的前提。新产品创新能提供新机会,提供新的交易手段,产生新的盈利模式,因而能促进交易量持续增长。与此同时,交易所的制度创新,则可以通过引进资金和技术,走低成本扩张道路,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交易所的竞争力。
完善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交易系统的电子化、网络化程度较低,应该积蓄力量强化对远程异地交易的技术服务,大力推广电子化、网络化交易模式,为衍生品市场的稳步发展提供技术创新支持。条件成熟时,还要探索与国外交易所联网交易。
建立健全金融衍生品立法和监管体系
作为二次虚拟的金融衍生工具,处于金融风险体系的“倒金字塔”顶层,从系统结构角度来看,其结构的脆弱性明显,这要求对金融衍生品市场建立全面的立法和监管体系。在立法体系建设方面,一要尽快制定统一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法》和《金融衍生品交易所法》,以保证金融监管框架的稳定性、持续性和一致性;二要针对不同种类的金融衍生品分别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强化各类规范的协调性和可操作性。
在监管体系建设方面,由于金融业出现了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发展的趋势,我国原来的分业监管体制也必须过渡到集中监管体制上来。借鉴欧美的监管经验,一方面,要建立统一的监管机构,对银行业务、证券业务、保险业务、衍生品交易实行集中监管,提高监管效率;另一方面,要建立行业自律的监管体系,重视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非官方监管和行业自律。另外,有效的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需要国际间的通力合作。
发展高素质和复合型专业人才队伍
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具有较高的技术性和复杂性,与传统的银行业务有本质区别,需要专家型人才从事衍生品交易和风险管理。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管理人才需要对衍生品的风险进行识别、度量和控制,所以同样需要具有高素质和复合型的知识结构。
21世纪发展之最终竞争力是人才的竞争,金融市场发展之关键也是专业人才。坚持自主培养与引进来相结合,培养一支熟悉国际市场运行规则、了解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特点、具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丰富经验的专业人才队伍,为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建议及展望
进一步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在金融体制和金融市场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对国有商业银行要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建立起真正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体制,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经营管理模式,最终使其成为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内控机制健全、按照市场化机制运作的现代金融企业。同时,也要对股份制银行进行制度创新,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的标准,建立内控严密、运转规范高效的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全面提升其经营管理水平和盈利水平。
建立完善的保险市场运作机制
根据入世承诺,我国对保险业采取的过渡期保护措施2014年年底到期,取消对外资的地域限制,保险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要转变经营模式,彻底改变依靠低赔付率来维持高增长率的现状,完善市场运作机制,使保险公司的工作重点切实转换到完善内控、强化管理、创新产品、提高服务质量上来,这种转变应该是保险公司自愿、主动适应市场机制的需要。
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
金融市场的发展一直伴随并推动着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判断一个金融监管体系是否有效的基本原则应为是否能逐步放松管制,减少行政审批,为金融机构业务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因此,要切实把监管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通过行业规划、政策引导、市场监管、信息发布以及规范市场准入等手段,调控金融市场,防范化解风险,促进金融市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规范证券市场的主体行为
首先是投资主体。我国的证券市场正经历着从散户与机构投资者并存向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要投资主体的过渡时期。发展和完善证券投资基金及逐步地允许保险资金等投资证券市场是投资主体深化的主要途径。
其次是融资主体。为国有股、法人股的流通创造积极条件,逐步实现资产存量的流动;在规范化的基础上,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战略性重组;扩大国有企业的债券发行规模,完善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改变对银行信贷的过度依赖;加大国有企业经营的外在压力,促使其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管理质量。
最后是证券公司。建立风险控制长效机制,在制度设计上严防证券公司挪用客户资金,同时建立有效的融资融券机制;完善客户保证金的安全保管和受偿制度,确保客户资产安全;通过收购兼并的方式实现强强联合,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进行展望。金融衍生品市场本身就是不断创新的市场,创新是其生命力所在。我国金融和经济创新需要怎样的金融衍生品,当前亟待研究与探讨未来如何稳步推进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我们认为,应从简单的衍生品入手,结合市场,稳定、健康地促进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未来的崛起,一方面,会使监管层逐步认识到衍生品在理顺资产价格形成机制、规避企业经营风险、定价权的重要作用后,逐步完善衍生品监管制度、规范衍生品市场;另一方面,会使一大批有实力的期货公司通过产业客户套期保值业务的开发与教育,逐步为期货行业引进产业客户与机构投资者,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期货市场参与者结构,并大大拓展了市场容量,而这些投资者的进入也进一步抚平了期货市场的价格波动。另外,期货交易所不断完善交易规则、丰富交易品种,大量符合国内需求的新品种上市也进一步促进了相关需求者的入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对金融衍生品市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目前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应优先发展基础性的金融衍生品,主要以结构简单且报价透明的金融衍生品。金融衍生品作为非实物性的产品,其在创造高额利润的同时,也蕴涵了巨大的风险性。
此外,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还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它的发展前景需要社会各部分的共同努力来实现。从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历程来看,它作为风险管理的一项重要工具,不但帮助了个体控制风险,而且可以通过有效配置社会范围内的经济资源和风险,增加社会福利。由此,我们相信金融衍生品在我国市场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