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牛钱网官微(niumoney_com),我们将每日为您提供专业及时、有价值的信息及交易服务。”
嘉宾介绍:朱赫,国投期货研究院金融衍生品组负责人。日本早稻田金融工程硕士。曾在私募公司、期货公司担任量化分析师,投资经理职务,作为投顾开展商品期货期权投资业务并取得良好成绩。长期从事市场研究、策略构建和投资工作,在期货日报、中证报等媒体杂志发表观点和文章,对宏观资产配置、金融衍生品等工具具有丰富经验。擅长通过量化方法全市场寻找趋势和套利机会,对大类品种配置有较深理解。
本文来自于03.30晚上“牛转钱坤”直播中关于宏观(国债+股指)的分享内容。
【革故鼎新,守正乃宁】
2024年经济回顾来看,美联储“维稳”降息落地,金融市场是美国的立国之本之一,所以维稳降息是首要任务。
反观中国,去年的财政力度不小,包括后期追加的特别国债、赤字率,但是实质性的财政开支力度不够,因为很多财政隐债的问题需要解决,财政实质性偏紧。
今年海外最大的不确定来自特朗普,他的政策两条思路非常明确:一个是增收,一个是减支。
增收方面,和美国大的经济周期分不开,疫情之后,萧条周期背景下,经济实体回报率回落,过紧日子是基本基调。
特朗普2.0时代挑战更大,现在是高通胀、低增长。所以上任之后,迫不及待展开贸易战,是立竿见影的增收方式。
政策落地后,可能中期重建美国国内产能,增加就业机会。
减支方面,美国财政支主要是军事支出和国债利息支出。
特朗普想快速平息俄乌战争,原因就是要从纷争带来的负资产中走出来。另外,马斯克带领的对内机构改革,人员调整,也是减支的表现。最新数据看,对减支并不构成特别多的利好。
目前还是停留在贸易战层面上。如果再过一段时间,没有特别明显改善,可能会过渡到金融战。
在前一轮大周期里,美国通过发国债实现经济强劲,但是现在逆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基本逻辑已经消失,所以未来会不停考虑赤字问题、债务问题、可持续性问题。这也是美国想继续扩杠杆,但是能力有限的最根本原因。
今年加征关税相对比较缓和,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对我国GDP的拖累程度是1—1.5个百分点,所以国内股市反应还算温和。
国内情况来看,面临的大环境是美国渐进式衰退,经济结构内外再平衡。
当下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是隐性债务的负担。结合两会,今年的赤字率体感比去年好,因为已经分专项去解决问题。未来的新质生产力,科技高质量发展,对金融周期稳定有一定帮助。
当下国内处于弱复苏,今年财政发债比较早,金融有点滞后。当然存在择时问题,比如跟踪美联储降息的步伐。
债券市场的供给情况:债券市场在一季度发行比较快,节奏前置。四五月份的供应量相对较多,对债市是供应冲击。对未来经济或者股市来说,是扩杠杆的资金来源。
国债估值区间来看,全年没有过于悲观。如果2025年降息2次,实现降息幅度30-40bp,7天逆回购利率下行至1.1%-1.2%,资金利率中枢总体呈现相对宽松状态。总体来看,国债仍然处于牛市格局,预期10年期国债波动区间【1.6%,1.9%】。此外,如果考虑到汇率弹性放大,以及国内信用扩张速度较慢的可能性,10年国债利率存在进一步向下试探的可能性。
总体来看,2025年H1,市场处于流动性与政策预期支撑的流畅行情。H2市场或需要再确认实体经济的增长成色,或进入增量政策预期时间窗口,行情转入震荡可能性较大。
方向性来看,海外资金对于中国资产的再配置带来风险偏好的提升,资金面持续紧张、降准落空,使得市场重回震荡区间。 降息降准需要等待时间窗口。SHIBOR 3M回到2%以上,1Y 重回1.6%,10Y重回1.85%-1.9%。T2506对应下行区间[107.0,107.3]。
股市来看,当下复苏早期要靠估值驱动,整体上,红利是慢牛基础,科技波段依据金融条件,EPS渐进复苏。
股指方面,大中华区资产重估的逻辑持续发酵,外部资金强于内部资金。
短期来看,可能会面临小的调整,特别是前期涨得比较多的科技板块,但是依然保持乐观态度。可以期待二季度的反弹行情。
■文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平台及所在机构观点,据此入市风险自负。期货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