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牛钱网官微(niumoney_com),我们将每日为您提供专业及时、有价值的信息及交易服务。”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多次发出信号,为了遏制其国内的通胀,要将上届政府针对中国产品加征的惩罚性关税取消。可是,一直也未见实际行动。上周末,算是做了一件实际的小事:美国将把对部分中国医疗产品豁免惩罚性关税的待遇再延长6个月。特别是,中国国内疫情得到全面控制,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一系列稳定经济的具体举措。比如,国务院印发稳定经济大盘的33条措施;上海重振经济50条措施,购买纯电动汽车补贴1万元等。当然,上周五欧美股市全线上扬,纳指大涨3.3%。在这样的良好氛围下,周一早间,主要股指沪深300等高开高走,振荡收高,打破了一段时间以来的“借利好,高开低走,一路振荡下行”的指数运行惯性。周二,在PMI数据预示经济总体景气水平有所改善,“科学合理把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IPO)和再融资常态化”等指引下,指数进一步走高。自今年回调以来,沪深300收盘价首次站上40日均线。
那么,在估值、政策都已经明显具有支撑的情形下,市场是否筑底成功,并将突破向上了呢?我们认为,接下来一段时间可能还需要关注以下问题。首先,两年多来的抗疫实践,特别是天津、深圳、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应对疫情的过程让我们坚信:中国只要坚持严格的防疫政策,“动态清零”的总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奥密克戎传播快、隐匿性强,防控难度加大,防控成果的维护成本在提高。要落实好“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体要求,特别是“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防疫的手段和措施应该还需要改进和完善。
其次,经济结构问题。对比中美CPI数据,客观地说,中国的通胀问题并不算严重。但是,由于原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玉米、小麦、大豆等粮油,铜、铁矿等金属类价格长期居高不下,对下游制造业利润的吞噬也是明显的。此外,今年2月以来,许多发达国家陆续放开各种防疫限制。与发达国家不同,疫情对我国部分行业的影响较为明显,比如航空业、旅游业、酒店餐饮业、文化娱乐业等。
最后,看看美股的走势。经验告诉我们,美股涨的时候,国内股指不跟涨,但美股跌的时候,国内股指跌得可能性较大。道指6连涨,应该与市场对美联储偏温和的加息预期有关。市场不再预期一次加息75个基点了,甚至认为9月以后可能就不需要加息了。根据美联储5月会议公布的计划,”缩表”将于6月1日正式开始,这次“缩表”的节奏是上一轮的两倍,其影响不可忽视。
股指短期应该反映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经济即将全面重振的良好预期。中期来看,美联储缩表即将开始,这些或许影响筑底的时间和节奏,不会改变沪深300突破向上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