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中旬以来,随着各类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国内物流通行速度持续好转以及政策性玉米拍卖的不断进行,玉米市场上量增加,其价格转势下跌。
2月中旬以来,随着各类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国内物流通行速度持续好转以及政策性玉米拍卖的不断进行,玉米市场上量增加,其价格转势下跌。
具体来看:
国内玉米价格转势下跌
近一周,全国收费公路免收车辆通行费、跨区域货车通行证发放等一系列保障重要物资运输的措施初见成效,南方饲料企业收到中储粮玉米拍卖补给,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增量,玉米市场价格开始回落。近日东北部分深加工企业玉米日收购可达2000-3000吨,黑龙江收购价1600-1670元/吨,周比稳中有跌10-30元/吨,吉林收购价1700-1730元/吨,周比个别上涨20元/吨;山东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1930-2100元/吨,多数周比下跌10-30元/吨,个别低位反弹10-20元/吨。锦州港 15%水分国标二等玉米收购价1850-1860 元/吨,下降 20-30 元/吨;鲅鱼圈港收购价1850-1855元/吨,下降 25 元/吨。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趋于稳定,港内挂牌收购贸易商不断增加,受南方销区价格低迷影响,港口贸易商收购心态趋于谨慎。广东港 15%水分散船国标二等玉米报价1980-2000元/吨,下降10元/吨。
市场供给能力有所提升
一方面,中储粮各分公司自2月3日以来,在往常本是玉米轮入的时期,为加大玉米市场供应,各省分公司提前轮出玉米,至2月19日,累计竞价成交玉米已达47万吨。从成交情况来看,近几日成交率已明显下降,这也表明阶段性玉米供应紧张情况正在逐渐缓解。国家层面出手增加玉米市场供应,也使得部分贸易商不再惜售,抓住春节后玉米价格上涨的机会销售手中玉米。
另一方面,除了出台政策保障玉米供应外,解决物流问题也是燃眉之急。2月15日,国家相关部门明确一系列特别支持帮扶政策,要求各地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政策落实落地,推动养殖业立即复工复产。事实上,1月30日以来,农业农村部和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已多次发布紧急通知,要求保证农业生产资料的运输。本次通知进一步细化了相关要求,相信能取得更好成效。此外,交通运输部发布消息,2月17日零时起至疫情防控工作结束,全国收费公路免收车辆通行费。政策组合拳将保证玉米物流运输通畅,并使得运输成本下降,有利于各地区玉米到货。
此外,近日东北大雪天气过后,产区气温逐渐回升,农户粮源保难度增加,各地将会根据疫情防控形势择机售粮。而未来几天华北地区以晴好天气为主,同样对粮食运输是一个利好因素。预计未来几天,华北地区玉米价格或继续承压,部分企业下调收购价格。
深加工企业日收购量增加
虽然受疫情影响,今年春节过后,东北深加工企业收购启动时间较常年普遍延迟7-15天,但本周开始部分地区深加工企业日收购量稳步回升,几乎是从0到成百上千吨的增加。更值得一提的是,19日开始为相应政府号召和应对东北气温上升不利于地趴粮保管的窘境,中粮榆树已率先延长收购时间至晚间9点。
港口玉米库存走出低谷期
随着国内玉米供应的逐步缓解,上周开始,南北港口玉米库存水平走出低谷,特别是北方港口贸易库存量由最低不足180万吨回升至190万吨以上。至于广东港口内贸和外贸玉米库存量合计达到50-70万吨区间,整体高于去年8月至12月30~40万吨的水平。当然,这个数字未考虑进口高粱、大麦的到港。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前期中国玉米价格飙升刺激了上周以来的进口乌克兰玉米和美国高粱的买船,其中,乌克兰玉米进口完税成本在1700-1750元/吨,美国高粱不含税成本在1850-1900元/吨,两者合计数量近8-9船(约60-70万吨),预计3-4月份抵港。自2月18日中国国务院关税委员会公告3月2日起开展对美加征关税商品市场化采购排除工作,国内谷物市场有望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对于国内玉米相关行业而言,真正危机的时刻只是刚刚开始。
预计玉米价格弱势依旧
总的来看,目前随着政策性玉米投放以及中储粮提前轮出部分中央储备玉米,玉米市场短期原料危机得以解除。加之农业农村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连续出台政策以保证饲料原料运输,用粮企业采购信心逐渐恢复。后期随着产区粮源逐渐释放,叠加春节后饲料养殖进入消费淡季,进口玉米及替代品集中到港,预计3-4月国内玉米价格弱势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