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际宏观形势依旧复杂多变,美豆减产托底豆油价格,国内油脂油料市场热点频出,产业链上下游面临着更多不确定因素。期货日报记者在12月上旬跟随油脂产业调研团,走访华南地区东莞、广州等地并了解到,目前油脂产业链上下游运用期货工具模式已经日趋成熟,面对新的市场形势,现货企业在灵活避险的基础上,也正开始尝试期权等新工具。
产业上下游黏性增强 整体风控水平提高
今年以来,国际宏观形势依旧复杂多变,美豆减产托底豆油价格,国内油脂油料市场热点频出,产业链上下游面临着更多不确定因素。期货日报记者在12月上旬跟随油脂产业调研团,走访华南地区东莞、广州等地并了解到,目前油脂产业链上下游运用期货工具模式已经日趋成熟,面对新的市场形势,现货企业在灵活避险的基础上,也正开始尝试期权等新工具。
A 棕榈油年末到港量较大 市场减产预期强烈
“从今年行情来看,国内外油脂板块的涨势有着不同的逻辑。”回顾今年的油脂的价格走势情况,金瑞期货农产品研究员林勍表示,一方面,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今年国内豆粕需求下降,大豆压榨量的下行也使得豆油供给减少,由于国内豆油持续去库存,叠加菜油长时间抛储后对现货压力削减,令国内油脂板块振荡上行。另一方面,今年7—9月东南亚持续的降雨稀少直接导致了明年产量受损的市场预期。同时,以印尼B30为主的各国生物柴油政策对明年棕榈油的需求形成托底。
五矿期货研究院研究员周方影则表示,豆油下半年价格大幅上涨。7月至今,国内大豆压榨量始终处于偏低水平,国内豆油进入去库存阶段,导致豆油价格上涨。“首先,第一波油脂上涨主要是国内豆油去库存带动。因猪瘟疫情拖累豆粕消费,7月至今,国内大豆压榨量始终处于偏低水平,进而带动豆油产出减少,叠加在饲料用油的需求增量,豆油进入流畅去库存阶段。其次,作为竞争关系的油脂,棕榈油价格强势也会支持豆油价格坚挺。第二波上涨其实是棕榈油引领,豆油跟随走强。当然2019/2020年度美豆减产2000万吨,也会给豆油底部提供支撑。对于大豆压榨而言,目前油厂的利润主要还是看豆粕。豆粕供需好坏会影响油厂的开机情况,进而影响到豆油供需。”
从此次调研情况来看,国际市场的棕榈油减产是油脂现货企业目前最关注的动态。林勍表示,棕榈油减产是否能兑现以及B30是否能顺利实施都是影响明年油脂板块走势的重要因素,前者的影响更大。“只要棕榈油减产的趋势没有结束,价格依然看涨。国内的变化不影响趋势。”
而在此次调研过程中,同行的华泰期货研究员表示,此前,华泰期货曾组织调研印尼棕榈油减产情况。据介绍,目前印尼中间段树龄占比大概 60%,且 2010—2014 年集中扩种的新树逐步进入盛产期。因此正常情况下,印尼棕榈产量还处于自然增长阶段。
“但有两个因素可能对未来印尼棕榈产量产生不利影响,首先,今年5—8 月印尼产区干旱,虽然整体干旱程度不及 2015 年水平,但是部分重点产区旱情较为严重,尤其是产量占比较大的廖内、中加里曼丹等地,影响半年后树的结果。其次,近两年种植园收益明显下降。在各项成本当中,化肥占比接近一半,所以当前中小型种植园及农户都在减少化肥使用量。”
上述研究员表示,从实际调研情况来看,印尼东加里曼丹和南加里曼丹的部分种植园大部分棕榈树上雌花数量明显偏少,基本只有1—2个雌花果串,西加里曼丹情况相对较好。此外,由于近两年棕榈油价格低迷,公司效益一般,种植园为控制成本主动降低施肥数量和次数。但施肥减少对棕榈树的生长产生了不利影响,不少棕榈树因缺少相应肥料出现生长不良的情况,部分地块有成片的树木遭受病害,病害现象会降低园区未来一两年的增产潜力。
对于棕榈油进口情况,一家油脂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国来看,今年12月棕榈油到港量较大,但再往后的买船并不多。
B 天气转冷抑制棕榈油消费 豆棕替代持续
目前,全国已经入冬,在调研期间,广东地区气温下降至15—20摄氏度之间,气温下降也影响了国内油脂的消费。
据了解,按照熔点的不同,棕榈油可以细分为10度、12度、24度、33度、52度等不同的油种,而不同度数之间的价差替代主要体现在低度油当中,市场主流以10度和18度棕榈油定价。
调研的现货企业普遍表示,由于气温下降,高熔点的棕榈油销售情况不佳,棕榈油的整体消费受到抑制,部分上游企业棕榈油库存处于较高水平,整体现货压力大,但全年棕榈油消费仍较为乐观。“不过,明年1月棕榈油进口量可能下降。这是一个矛盾点,如果棕榈油进口窗口一直打不开,延续到明年3月的话,那么进口利润可能比较乐观。”一家上游油企负责人表示。
与此同时,在油脂市场消费中,豆棕替代效应也值得关注。“豆棕消费替代主要体现在中包装上,真正的使用上还是存在刚需,也就是说无论是方便面、饼干厂等,该用棕榈油还是棕榈油。因为棕榈油煎炸性好,只要不贵都还是会用棕榈油,主要中包装掺兑上会有比例的调整。”上述油企负责人表示,从目前来看,豆棕价差对中包装消费并未有太明显影响,在中包装方面,棕榈油消费仍在增加。
不过,也有部分油企表示,目前豆棕的替代已经显现,且豆棕价差有继续缩小的可能。如果豆棕价差持续收窄,中包装对棕榈油和豆油的掺兑比例可能会从9∶1或8∶2,调整至6∶4甚至5∶5,从而影响油脂消费。
林勍表示,如果棕榈油产地持续去库存,棕榈油价格将继续维持强势。由于目前豆油单边价格只是跟随棕榈油上涨,随着豆棕价差继续缩窄,两者会出现更明显的替代效应。
虽然豆油消费好转,但豆油价格仍受到豆粕需求的影响。广东植之元油脂相关负责人介绍,广东饲料总产量约为3000万吨,其中,猪饲料接近1500万吨,水产占有500万吨,其余为禽饲料。因此,猪饲料对豆粕整体需求影响较为明显。“据了解,广东省猪瘟疫情集中在今年3—5月,到目前为止,广东养猪大市茂名与江门市的生猪复产情况仍不乐观,主要是散户在今年11、12月猪价高位的时候重新补栏。同时,大企业生猪复产还没那么快。从两个城市来看,复产可能要延后至2021年,因此猪饲料需求可能最快在明年三季度才会有明显增加。禽饲料方面,广东地区今年禽料需求增幅明显,预计明年仍将增加,水产饲料增幅较小,总体来看,明年广东地区饲料蛋白需求同比有所增加,但具体增幅主要取决于生猪复产情况。”
他进一步表示,虽然豆粕需求存在不确定性,但相比菜粕,豆粕性价比较高,饲料添加比例加大,从而带动豆粕消费。以目前美豆成本计算,预计到明年豆粕高添加比例的情况仍会持续。
C 基差贸易应对价格波动 节前备货效应淡化
随着春节的到来,节前备货期的消费情况也备受市场关注。林勍表示,节前备货期可能影响国内行情节奏、基差、市场心态等多个方面,目前国内都仍处于备货期,预计今年下游未必会建过多库存。“由于之前现货合同中未执行的量都比较高,相当于只要执行合同就可以提前提货备货了,所以买方未必持续购买现货。”
由于今年春节较早,预计备货高峰期将集中在12月中旬,由于这轮行情上涨较快,下游终端企业并没有跟上节奏,目前购销合同基本集中在贸易商手中,华南地区油脂整体库存不高,库存主要集中在上游企业和贸易商,下游企业的备货相对谨慎,目前下游库存偏低。
此外,在调研中了解到,随着基差交易在油脂行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节前备货效应也较为淡化。“每逢重大节假日前会有一定的备货,这符合正常的生产消费习惯,从往年下游的成交和提货情况也可以看出。不过,随着产业的日益集中及基差交易的运用,市场主体的行为越发理性。” 周方影告诉记者,由于下游企业可以通过提前购买远月基差,锁定远期货物,相当于买货时间拉长,企业可以陆续建库存,不必等到节前集中买货。因此,考虑到下游的库存及预期情况,春节前终端及贸易商会有一定的购买需求,但整体备货量不会太大。此外,节前生猪、家禽等将会出现集中出栏的情况,因此,利空豆粕需求。
“未来一季度仍然重点关注产地棕榈油的减产情况以及春节后豆粕的需求情况。”华联期货研究所研究员邓丹认为,在减产符合预期的前提下,春节后豆粕需求进入淡季,油厂压榨量减少,油脂供应减少,价格仍将维持强势。
总体来看,邓丹表示,目前油脂板块的主要的聚焦点是近两个月产地的棕榈油减产幅度以及今年12月的油厂开机率。“若近两月的产地减产符合预期,将支撑目前油脂的上涨,但要注意12月的进口大豆到港预期较高,将限制油脂的涨幅。”
事实上,目前棕榈油价格趋势未明,未来价格波动也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但通过运用期货,企业能够有效控制风险,锁定经营利润。华南地区一家贸易商告诉记者,此轮棕榈油基差快速上涨,从1月和5月合约来看,目前基差涨幅已经达到150元/吨左右。
D 期现结合日趋成熟 产业抗风险能力加强
自从1993年上市大豆等农产品期货开始,大商所油脂油料衍生品家族不断发展壮大,除了豆油、棕榈油、豆粕等期货品种以外,期权以及场外工具、产品、服务也在不断完善。
在此背景下,国内期现市场的发育也在逐步走向成熟。作为油脂产业相对集中的华南地区,现货企业目前已经能灵活运用期货,以基差贸易、套期保值等方式对生产经营的风险进行管理。随着期现结合经营理念的不断深化,少数企业也开始尝试利用期权工具来规避风险,锁定利润。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贸易商,还是下游饲料厂或是上游油企等,油脂油料产业链内使用衍生品进行套期保值的企业已经占比百分之八十以上。”远瓴实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在2014年左右开始尝试基差交易,当时华南地区油脂油料产业的定价模式还是一口价为主,所以初期卖基差的时候,很多客户都还接受不了,但随着衍生品的概念不断普及,目前行业内已经形成较成熟的期现结合模式。
作为贸易型企业,他介绍,一方面,公司需要帮助以油厂为主的上游企业锁定生产利润、降低资金占用量、扩大客户群体、提前确定原材料库存及采购成本等;另一方面,也需要帮助以饲料厂、包装厂为主的下游企业锁定采购成本、合理控制库存。
“贸易企业的利润主要来源于‘背对背’贸易,无风险套利以及市场价格波动,但是随着上下游兼并合作与信息透明度提高,目前中端贸易公司的盈利空间已经被挤占,区域或者品种价差当中的无风险套利也很快被修正。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专业化研究体系和数据库系统,对未来价格行情作判断,锁定利润空间。”他表示,现货价格波动需要通过期货盘面对冲,而基差波动相对较小,大大降低了企业风险。此外,公司在早两年已经开始小范围尝试期权与现货的结合。
中粮油脂相关负责人向期货日报记者介绍套期保值的主要模式。“我们会在采购进口大豆的同时,在期货市场卖出豆粕、豆油保值,锁定压榨毛利,首先根据生产计划,按各船期买进现货,确定升贴水,同时租船,确定运费,其次在CBOT市场买进期货,确定进口合同价格,再次在大连期货市场卖出远期豆粕、豆油期货,并且分批卖出豆粕、豆油基差合同。”
上述负责人表示,公司在销售现货产品时,平仓期货市场套保头寸,兑现压榨利润。具体来看,对于一口价销售的客户,会在销售的同时买平套保期货头寸,而基差销售则由客户点价时平仓期货套保头寸。
除了各个企业抗风险能力提升,随着期现结合不断走向成熟,产业上下游企业之间的黏性也在不断强化,从而令油脂油料产业链整体风险管理迈向新阶段。“由于我们买船比较多,单纯做单边风险比较大,现在期现结合已经成为我们的常规操作。”益海嘉里集团油脂部专业副总监李育表示,随着期货市场不断发展,产业链整体期货套保的成熟度也在提升,无论是上中下游之间,还是进口商和国内企业贸易当中,去中间化的现象正逐步显现,对于产业链整体都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前我们能看到的棕榈油进口贸易商有很多,现在正逐渐减少。作为上游企业,我们自己进口的话,能较好地对进口船期、产品质量进行把控。销售端,我们也在将销售和服务逐渐延伸到下游工厂。这也让贸易商需要进一步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与上游或者下游加大黏性,否则未来的发展空间将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