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邦今年食糖产量大约在600万吨左右,减400万吨,减幅40%。
10日,泛糖科技印度调研团开启了马邦蔗地与糖厂一日游。
此行我们换了一个角度,试图从马邦当家品种的宿根性、单产、抗旱能力等,去考察马邦甘蔗生长的周期。还蛮有收获的,看到了许多报告上没有的东西。
去看的第一片蔗地,单产大约是8~9吨/亩,甘蔗简直是长成小树林了,团友们直呼上当,怎么可以看样板房。但是,仔细听下来其实没有问题,马邦大约有35~40%的甘蔗,生长期都在18-20个月,比国内的甘蔗多了4~5个月的生长期。而且,专家指出,这样的单产,也是农户比其他人多了整整一倍的投入,才有的产出。
隔壁蔗地,同样的蔗种和种植时间,单产大约就是6.5~7吨这样,这是一个18~20个月的甘蔗,比较普遍的单产水平。马邦还有14个月的甘蔗,占35%,单产相对要低很多。
对于马邦,产量我们其实无力评估,但是有几方面是确定的,自然条件的确非常好,黑土地,土质松软,光照充分。甘蔗是全国唯一一个政府定价的农作物,大家也赞同印度人的看法,农民的种植积极性的确很高。
所以,最为担心的是降雨问题吗?
我们在地里看到了滴灌,以为一年时间内,马邦的灌溉条件出现了质的飞跃。农务人员表示,不会打开,只是为了申请银行贷款用于摆拍的。原来两个文明古国的做法,差异化不大。
由于看了几个地块,甘蔗的长势都不错,大家产生了疑问,减产在哪里?个人认为,如果连浦那都有问题,那国际糖价就不是现在13.5美分了,无论是什么年景,浦那片区向来是受灾最轻的。我们今天考察的糖厂,估计他们食糖产量减少27%左右;糖厂名字太长没记住,但是这是马邦最好的糖厂,其他的,减幅只有多,没有少。
今天最重要的收获之一,是新植蔗,8月份之后种植的部分,在蔗区开了2个多小时,一路过来的长势都不错,这是和去年对比得出的结论。明天将到甘蔗研究所去学习一下,这部分新植蔗的宿根性如何,这对判断马邦减产周期的长度,会很有帮助,
收获之二,是同行的队友给我提供的营养。在考察工厂时,队友发现工人竟然把卸车之后的泥土灰尘等,全部倒进蔗槽中,说明印度糖厂根本不扣杂;这样专业的视角!不扣杂意味着275元/吨的蔗价,是实打实的付给农民了,农民凭什么不喜欢甘蔗。
11日,调研团去拜访了VSI,这也许是全世界唯一由农民出资成立的甘蔗研究所,也是全印度最棒的研究所。正因为是这样的性质,糖厂只要还能兑付蔗款给农民,农民就会抽一部分资金来支持品种的升级换代——这一点,有别于其他国家类似的研究机构,当然这并不是我们调研的重点。
我们关注的是,目前马邦的两个当家品种Co86032(占45%)和CoM0265(占35%),既然是由该所培育出来,那么这两个品种的特性如何。按照资料的介绍,这两个品种都属于中晚熟,生长期是14个月,单产分别是8.5吨/亩和10吨/亩。
一路上看到开花,到底是哪个品种?
答曰Co86032。今年在马邦西部如浦那开花现象比较普遍,主要是雨水多。也许有些品种开花是正常,但是不包括Co86032。该品种一旦开花,意味着生长停滞,单产下降;蔗糖分转化。如果开花两个月之后再入榨,那么甘蔗空心,农民和糖厂都会受影响。这是针对本榨季可入榨的甘蔗,肉眼能看到的情况。
至于其他的减产,西部的洪水和东部的干旱造成的种植面积减少,不是我们调研可以观测到的,只能听印度人口述。负责人估计,马邦今年食糖产量大约在600万吨左右,减400万吨,减幅40%。
马邦一年3种,有18个月、15个月和12个月的甘蔗,种植时间分别是7~8月份、10~11月份和1月份。其中18个月的甘蔗,占比超过45%。如果汛期干旱,比如去年,那么18个月的甘蔗就废掉了,只能等下个榨季再用,这样怎么去估算产量?用均值只会自己骗自己。
另外,马邦一共9个主要蔗区,每个的差异化都非常大,有些只能种12个月的甘蔗,有些地方极度缺水,哪怕是今年整体降雨超量的情况下,也还是干旱。这么复杂的情况,只能从天气去估计一个产量变化的趋势,交易大概率就可以了。
至于下个榨季,负责人表示甘蔗种植尚未完成,从目前种植的情况看,产量是会恢复的,至于恢复到什么水平,做估产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