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品调研是新产品研发的关键一环,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调研模式决定调研效果和效率,调研效果关系到新产品设计的成败,调研工作效率决定新产品研发进度。
期货新产品调研是新产品研发的关键一环,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调研模式决定调研效果和效率,调研效果关系到新产品设计的成败,调研工作效率决定新产品研发进度。
新产品调研模式
注:左边表示调研对象,右边表示调研内容,上下表示调研要求。
新产品调研计划(目的、任务、重点)内容包括调研时间、调研人员、调研对象(级别)、调研问题、调研准备、调研过程、调研结果等。只有把调研工作做细、做深,新产品调研的效果和效率才会大大提高。
一、调研准备
在新产品调研时,要有详细的计划,明确调研目的、任务和重点。新产品调研目的是为了设计合约及规则制度。因此,要结合合约及制度设计,特别是交割制度设计进行调研。这样才能提高效率、缩短时间。
新产品调研的任务是围绕合约制度设计问题,尽可能多地了解现货市场情况。详细调研产业链和行业内各个环节的问题,为合约制度设计打下牢固的基础。
调研问题和调研对象是决定调研效果的关键,是调研工作的重点。确定新产品研发团队、稳定调研人员、减少重复调研的次数,是提高调研效率的重要方面。
制订总体调研计划,合理安排各阶段调研工作。一个人对品种的认识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调研一定要分阶段进行。调研可分为合约制度设计前调研、合约制度设计中调研、合约制度论证阶段调研。整个调研过程与合约制度设计论证交叉进行,并行不悖,才能保证调研工作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各阶段调研对象,一般应该由近及远,节约成本。各阶段调研方式也有不同,前期以走访考察为主,后期应以集中座谈为主,这样才能提高调研效率。总体调研计划由领导审核后实施,便于领导指导、协调和把控调研工作总体进展;也便于各部门合理安排工作,明确调研人员。
调研前要全面收集数据资料,并进行深度研究,掌握现货市场基本信息和基本数据。具体工作包括查阅相关网站信息,订阅相关网站信息和新产品行业研究报告,与协会、网站、期货公司等开展品种现货市场课题研究,参加行业会议,从而进行数据资料深度研究。深度研究有利于调研问题设计、调研区域和对象选择。
调研的问题尤其重要,因为从问题的内容设计可以看出调研人员是不是“系统思考”、是否“瞻前顾后”。在调研时要有方案,根据主要任务确定不同时段的具体工作,一定要通盘考虑,有全局意识,避免因调研前没有考虑,事后又需要重复调研同一家企业相同类型的问题。
调研问题来源于调研前根据合约规则制度提出的问题、调研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合约制度设计论证过程中提出的新问题。在调研前先比照相关品种规则来考虑需要调研的规则问题。根据合约制度设计需要,讨论每次调研的重点问题。调研问题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现货市场方面:该企业基本情况(该企业产供销情况、质量标准、检验和仓储),相关企业供销、价格、流通情况、国内外相关市场情况、联系人及其联系方式;
期货方面:与合约制度设计相关的问题。根据品种筛选时的现货市场调研,拟定交割方式,根据交割方式来选择合约制度设计可能面临的问题,经过调研人员研讨,汇总调研问题。
选择调研对象要以调研目的和任务为依据,要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温馨提醒在牛钱网微信公众号回复关键词[人物志,原油,技术派,交易心理,期权,私募经理人,开户,合约设计]查看精彩牛钱网专题。
首先,调研品种相关的行业专家(或研究机构)、行业协会、信息机构、主管
部委(有的品种部委不同意)等了解新产品行业情况。
其次,调研新产品的生产、贸易、进出口、消费、包装、仓储运输等各环节的企业以及质检机构、现货市场。调研上下游企业、关联企业、主产区和主销区的企业,每个类别要有三个以上。
最后,要结合合约制度设计论证过程中提出的新问题,选择适宜的其他调研对象。
提前设计调研问题,稳定调研队伍,减少重复调研,防止一家企业多次调研。要设计出符合市场需要的新产品,不仅需要理论知识,需要期货业务经验,更需要创新精神。因此,调研人员所要具备的素质有:一定的期货理论知识和期货业务经验,熟悉规则制度,爱岗敬业、一丝不苟,执行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强,具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等等。
每个品种应该至少有两个调研人员。这对于工作协商、衔接、上市培育等工作将产生积极作用。研发部门提出有关部门介入意见,明确参与的目的,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不同部门共同调研或分组调研。业务部门各参与人员视工作要求参与,了解现货市场情况,便于合约制度设计论证。
在规划一年内能上市时,可以邀请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期货公司等参与调研。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参与调研,一方面利于品种审批,另一方面利于提高调研效果。期货公司参与调研,有利于掌握现货市场情况,提前与企业建立联系,培养熟悉品种的人才。
二、调研联系
新产品调研工作面临很多的新行业、新面孔,联系调研对象困难大,任务艰巨。交易所领导和各部门要积极支持调研,通过多种渠道联系调研对象。交易所领导通过政府部门协调来联系调研对象;调研人员发挥积极主动性,积极参与业内会议,主动与现货企业建立联系,通过协会、信息网站、期货公司、交割仓库等拓展调研对象。
根据不同情况,向被调研单位发送正式调研函(大型企业)或调研问题、参与调研人员及调研行程信息,使被调研单位做好调研准备,提高调研效率。
包括调研人员、时间安排、住宿、座谈会参会人员、往返行程交通工具。特别是有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参加的,一定要做好行程安排。每次调研时间原则上不超过5天,地点不能太多。
三、调研过程
调研采用走访方式的,提前确定时间和地点,按时到达预定地点;采用座谈会方式的,要提前安排好会场、会议日程,提前到场接待参会人员。
调研时,要根据被调研单位人员的知识结构和经验提出问题。如有可能,与基层、中层、高层领导都要有接触,因为高层对宏观政策和外部环境等较为熟悉,中层对行业情况较为熟悉,基层对微观层面问题较为熟悉。当同一个问题答案差异较大时,要根据不同层面确定回答结果的可信度。另外,可以通过多个被调研单位对同一问题的回答来辨别真伪。调研中,要注意引导被调研人员按照自己的思路回答问题。
调研务必认真仔细,尤其是交割环节,包括仓库、包装、厂家,数据尤其品质数据,质检、质检机构误差。更多的注意力(更好地定义市场或需要研究的市场构成):大量的、分阶段的实地考察,生产各环节实地考察,与专家、生产企业、消费企业、贸易企业、仓库、质检机构、行业协会、客户深入交流。更多的努力:更多、更深入地与顾客接触交流,一对一的深度交流,与采购销售人员交流;不同人的共同调研,每次调研人员结构变化;不同企业座谈会;品种可行性、制度可行性;不同的方式面向不同群体。
品种调研阶段就要考虑营销,考虑品种上市后的参与群体,这样调研才不会偏激。同时,与会员共同调研相当于适度营销。营销的思路是品种上下游都要研究。所以,品种开发流程是每个研发人员都要知道和熟练运用的。
品种调研阶段要同时考虑品种设计会遇到的问题和未来营销模式。同时,收集企业检验数据,做好拍照和录像工作,从一开始就要为市场营销做准备。本阶段与第三阶段调研与品种设计和营销结合,品种开发周期才会缩短。
不断提高调研速记能力和记录重点的能力。为调研后撰写调研报告做好充分准备。做好调研单位联系方式的记录,为今后电话咨询或其他工作提供便利。建立与被调研单位人员的良好人际关系。注意调研时的个人形象,掌握品种基本知识,提高调研沟通能力,通过邀请被调研单位人员共同进餐等来增加与被调研单位人员交流的时间和机会。与被调研单位人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今后工作的开展非常重要。
调研过程中要仔细问、认真听,对被调研单位人员充分尊重,提升调研的效果。调研时赠送交易所宣传材料,可以加深被调研人员对交易所的认识,提高对期货市场了解的兴趣,为今后的市场开发做准备。
四、调研成果及反馈
根据调研情况,撰写品种详细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包括:调研时间、参与人、调研企业基本情况、调研问题及结论、工作建议等。将调研详细记录和调研对象联系方式作为附件,供其他人调研参考。另外,将调研收集的数据资料和相关照片等整理存档。
调研报告要发相关领导和业务部门参考,为合约制度设计论证提供基础。经领导同意后,发给参与调研的其他单位。
(文章节选自魏振祥著《商品期货产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