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魏一凡:化学学士,MBA硕士。有15年期货、现货及大资金交易经验,风格十分稳健,尤其是熟悉套利,及跨品种对冲操作。
老魏一凡简介:老魏一凡,化学学士,MBA硕士。先后在国有大型煤化工集团负责甲醇等液体化工销售,在世界500强跨国石油化工企业LG化学集团负责苯乙烯塑料、橡胶等化工品销售,精通石油化工的上下游产业链。原永安期货化工研究员,熟悉期货与现货的套期保值、对冲交易策略的专业化训练,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为多家大型石油化工企业交易顾问。现任香港瑞特化学集团商品对冲交易经理、上海九派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有15年期货、现货及大资金交易经验,风格十分稳健,尤其是熟悉套利,及跨品种对冲操作。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碳达峰、碳中和”备受关注,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承诺,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十四五”规划也将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列入其中,碳中和背景下化工行业都有哪些挑战和投资机会?
牛钱网特邀香港瑞特化学集团商品对冲交易经理、上海九派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老魏一凡,就投资交易体系和逻辑的建立、化工品的操作经验、时下热点行情的点评等,对投资者的疑问一一进行解答。
牛钱网:首先想先请问您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
老魏一凡: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物造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从概念上理解就是指一个组织一年内的二氧化碳排放,通过二氧化碳去除的技术应用来达到平衡。这个组织可能是一个企业,但是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和过程,所以我们国家的目标是定在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顶点,之后排放量小于环境的吸收量。
牛钱网:如何解读“碳达峰、碳中和”这一项长达40年的政策方针?
老魏一凡:我们政府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其中要求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要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这是一项非常长远的国策,也是中国建设绿色家园的一个举措,对于子孙后代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现在中国已经实现物质生活的富裕,现在对于生活环境的追求已经是上了新的台阶,所以碳中和与碳达峰的国策是让大家的生活环境更美好,当然这个过程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
另外碳中和对于我们的生活也是有很重要的意义,未来可能能源从煤炭与石油向电力方面转换,电力是清洁能源,而我们国内的对于原油是需要进口的,电力却是有核电,有风电,还有光伏发电的优势,所以从国家的经济发展角度来看,也是有战略意义的。
牛钱网:为什么要进行碳中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跟进碳中和会不会不利于国家经济发展?
老魏一凡:碳中和是一种能源革命,我们国内的产业结构基本上是粗放式为主,经济发展与环境在很多领域有比较大的矛盾,从长远来看,靠消耗资源来发展经济是不可长久的,根据机构的预测:我国能源强度依然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倍。如果这一数字降低至1.0,就意味着同等规模的GDP可节省十几亿吨标准煤,所以碳中和是很有意义的经济模式。
所以,发展中国家通过碳中和进行能源革命,从整体来看是对于经济有利的,也是有长远规划的。我们看到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环保的问题也是日益突出,环保问题不仅影响到环境与健康,相关的社会成本也是比较高的,碳中和是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是科学的闭环式经济发展模式,实际上是符合经济的发展和人类健康环境的需要。
牛钱网:中国预计将会在6月底左右正式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权交易”相信大多数人还不是很熟悉,请问“碳排放权”如何进行交易?
老魏一凡:对于企业而言,我们鼓励企业来参与我们的一些市场化的这种机制和手段。例如,我们设立了碳排放交易市场。在市场上,企业通过提升自身的能源效率和技术改造,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一些排放超过限定额度的企业,能够从市场上通过购买或者其他的方式,来满足他们履约的标准和义务;而对于个人降低碳排放的途径,我们的理解主要是从大家的生活方式,包括衣食住行等。
碳排放权交易主要是通过市场化的手段,使企业能够完全履行自己的这种碳排放的义务。北京作为全国率先实现碳排放权交易的7个试点城市之一,从2013年就开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探索,截至目前,试点碳市场已经运行了7个完整的年度周期,市场整体运行平稳,碳排放配额成交量价稳健上升,成为降低碳减排总量和强度的重要手段。
其实通俗意义上来讲,也可以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能卖钱。我们也想通过市场的方式告诉大家,企业通过自身的技术改造并提升能源效率,是能够从市场来获得经济收益的。
牛钱网:既然有碳排放权交易,就有碳排放配额,请问您如何看待碳排放配额的发放?
老魏一凡:未来可能大部分企业都要进行碳排放交易,譬如北京已经开始实施碳排放权的交易,现在主要还针对一些高耗能企业,目前碳市场覆盖了电力、热力、水泥、石化、工业、服务业、交通等8个行业。
碳排放权的发放一般是遵从适度从紧,这样来安排碳排放配额,碳市场每年核发的排放配额与排放总量相比缺口保持在5%左右。同时遵循市场机制,采用市场定价。
像北京碳市场交易较为活跃、碳配额价格也在稳健上涨,在全国7个试点碳市场中碳价最高。2020年,全年试点碳市场配额成交是470万吨,交易额2.45亿元,碳配额均价超过50元/吨,线上成交均价89元/吨,最高价突破100元/吨。碳配额累计成交量超过4083万吨,成交额超过17亿元。各类碳交易产品累计成交近6800万吨,成交额突破19亿元。
还有一些像林业碳汇、绿色出行碳普惠项目等自愿减排交易项目,按规定审核发放程序取得的减排量,作为抵消产品,为碳市场提供了更多元化的产品选项,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主要还是鼓励企业加大环保的支出,未来可能碳排放权的交易可能会全国推广,甚至进入期货市场交易,企业有可能需要进行风险管理等。
牛钱网:在“双碳目标”下,未来纳入控排的化工企业有哪些方式管理碳排放?
老魏一凡:化工企业的压力最大,主要在于石化企业大部分是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譬如我们看到西北地区已经在实行双控,控制PVC,玻璃,纯碱等行业的产能扩张,也是引发了很多商品的价格今年出现大幅上涨。
这样对于石化企业来说可能有两条途径,第一个是可能要考虑转变产品的生产方式与工艺,这是比较困难的方法,譬如PVC国内的主要生产是以煤炭,焦炭与电石为主导的,必然在开采原料及生产过程中会有很大的环境污染。但是国外的PVC有以气体化工合成的工艺,也有原油法生产的PVC,这种的生产比煤炭法更为环保。
第二个是企业如果不能修改或新建生产工艺,需要在生产过程中购买碳排放权,或通过建设环保的生产方式来减少碳排放,这样会增加生产成本,未来可能高耗能的化工品的价格会比较高一些,像玻璃,纯碱这样的化工产品污染还是比较大。尤其是玻璃是没有更环保的生产方式,但是纯碱是可能有天然碱这样的生产工艺,环保压力相对小一些。
牛钱网:当前国内的碳排放的现状如何?我国化工行业中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哪些环节?
老魏一凡:我国二氧化碳年排放量达到102亿吨左右水平,其中化工行业总体占比在5-6亿吨,数量还是很大,主要存在石油加工、焦化行业、煤化工行业中,尤其是焦化行业与煤化工是比较严重的碳排放领域。
我们看到国内的化工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本上以煤炭法生产的,如玻璃,纯碱,PVC及尿素等行业,这一类行业的污染是比较严重的。而第二类主要还是原油与气体化工为主的,相对来说碳排放量少一些,尤其是我们国内最近大量新建LPG合成PP,气体合成乙二醇等装置,不仅是环保,而且成本也大幅下降,所以未来可能是替代煤化工的重要力量。
牛钱网:化工企业如何去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的挑战都有哪些?
老魏一凡:目前国内对于化工企业的碳排放,还是以历史强度法进行分配,一般是一个分厂的历史碳排放量进行计算,再进行车间数计算,最后是整个石化工厂的碳排放进行一定的系数认定,综合计算碳排放量。
对于玻璃这样的行业,一般是实行基准线法进行碳排放计算,譬如玻璃熔窑二氧化碳排放基准标准确定,同时对每个产品进单独计算,如平板玻璃基准是300.12 tCO2/万重箱,光伏玻璃基准值是382.31tCO2/万重箱。
这种计算方法就决定了化工企业要么是要进行工艺流程改良,或者是对于产品进行优化设计,对于化工企业实际上是相当困难的,化工企业的生产工艺是比较复杂,同时产品也是比较多,如果进行生产工艺流程改良的成本也是比较高的,并且对于产品的品质也会有影响。
但是企业可能考虑内部产品优化设计,譬如改变副产品的利用,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进行重新分离、提取,碳排放成本内部化,这需要增加科研技术的研究,譬如有报告统计:煤质烯烃全流程的CO2总排放达到10吨CO2/吨烯烃,其中过程排放就达到了6吨CO2/吨烯烃,以目前欧盟40欧元/吨CO2测算,碳排放的成本加成达到2800元/吨,占产品单价的30%以上,即使仅考虑过程排放,排放成本也占到近20%;煤头尿素的全流程碳排放成本占比甚至可达到产品价格的55%。
煤化工碳排放压力最大的领域,像尿素,纯碱,玻璃,PVC等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可能考虑重新分子优化设计,减少废料的生产。
牛钱网:根据有关数据显示,要实现碳中和我国需要投资近200万亿人民币,您如何看待如此庞大的投资金额?
老魏一凡:目前来看国内碳排放的资金还是在用于能源、交通、建筑和低碳技术研发等领域。
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布了《关于明确碳中和债相关机制的通知》,明确了碳中和债募集资金应全部专项用于清洁能源、清洁交通、可持续建筑、工业低碳改造等绿色项目的建设、运营、收购及偿还绿色项目的有息债务以及其他具有碳减排效益的项目。
从已发行的48只碳中和债券看,有的投向风电、光伏、水电、绿色建筑、轨道交通等绿色低碳项目,有的用于偿还绿色项目金融机构借款本金及利息,补充流动资金。在新能源技术、材料、工艺等绿色新基建领域,光伏、新能源汽车和芯片等产业链上下游都是比较热门的领域。
并且我们看到去年开始光伏行业的投入比较大,不仅是拉动了玻璃与纯碱的价格上涨,而且对于光伏相关的POE等弹性塑料原料需求也增加,间接还拉动了PE塑料的价格。
牛钱网:碳中和过程中将会加速去化石能源趋势,这会影响到石油美元,影响世界货币体系吗?
老魏一凡:光伏、氢能等新能源为代表的工业革命及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大趋势终将改变传统的化石能源格局。美国与中国占世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比重分别为15%与30%。我们国家是需要进行能源革命的,发达国家2050年实现“碳中和”,能源结构上可能会逐步淘汰煤炭,原油,可能要过度到天然气与光能,电能。
那么原油不再重要,原油美元的重要性就会下降,所以美元就无法在全球的历次金融危机中收割财富,这将会极大的冲击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
预计到2025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占比将达到20%;电力在终端能源中占比将超30%;非化石电力装机占比达50%,发电量超40%,所以未来电力可能是成为非常重要的能源动力,汽车与家电都是以电为驱动,石油的重要性会下降,当然这是一个非常长的过程。
牛钱网:碳中和背景下,化工行业会有什么样的变革和机遇?
老魏一凡:未来化工行业已经开始向环保工艺转变,譬如乙二醇行业中,部分装置开始加大气体化工装置的合成,成本比较低而且环保,煤制乙二醇的CO2总排放量为4.7吨。石油法生产乙二醇的总排放量分别为2.3,乙烯法直接合成的工工艺中大概为1.8吨总排放量。
所以未来可能新的装置中,气体法也是一个重要增长点,但是可能还是有弱点,譬如原料是气体的话运输与储存的难度比较大。但是我们对于新技术下的产品的成本可能需要一个新的认识,尤其是气体法乙二醇的成本需要重新考虑。
另外,我们看到PVC的价格最近是历年的高位,而尿素的价格也是达到十年的高位,实际上我们看到这两个行业都是产能严重过剩,但是价格还是能够达到比较高的位置,里面有产能受到限制的原因。
譬如西北地区的双控对于PVC的原料电石的影响,而尿素的新增产能大部分也是在内蒙等西北地区,西北地区又是全国碳排放量最大的地区,所以我们对于以前的产能过剩的概念要进行重新审视,是不是真的过剩,还是因为政策面的压力下,部分产能可能就不能再开了。
甚至有些行业的利润与产量的关系也需要重新审视,在产能过剩下,高利润可能引发产量上升,但是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可能有些行业会进入长达三年或五年的高利润周期 ,我们做空利润的逻辑也要重要修改。
产能,不等于产量,高利润,不一定能够刺激产能迅速释放。在交易上需要辩证法,不能走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
■文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平台及所在机构观点,据此入市风险自负。期货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